“过去我种粮是为了温饱,现在我种树是为了环保!”在河南省息县谯楼办事处庞湾社区,记者巧遇正在带领工人整理林下土地的全国种粮大户柳学友。前几年,他从几十里外的彭店乡张庄村来到这里种下600亩生态林,如今已绿树成荫。
庞湾是个三面环水的传统村落,全村2400多人,聚居在淮河环绕的沙洲里。沙土生金,但低洼易涝,固守着土地的乡亲收入微薄。借助息县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四水同治示范县的机遇,短短几年间,庞湾6000多亩沙土地植树造林,变身“天然氧吧”,乡村游、农家乐方兴未艾。
行走在庞湾的淮河岸滩,水面澄碧,波光粼粼。两岸树木翠绿,林下经济作物伴着鸟语花香,长势正旺。1.8公里的香樟大道贯穿全村,一头连着淮河,一头连着正在建设的淮水湾旅游景区。
庞湾的“蝶变”无疑是出众的,但在息县不是唯一的。华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魁清楚地记得,当年硬是在3个月内,完成了淮河新铺社区段1600多亩生态廊道的植树造林任务。昔日黄沙漫飞、生态恶化的新铺黄寨砂场,披红挂绿,变身“俏模样”。
“政府出钱出力,把砂场、滩地的土地整理好,不要一分钱交到咱手里,咱没有理由不把树种好管好!”王永魁感慨地说,“你看,这当年栽下的3厘米粗的泡桐一年就长到20厘米粗了!”
如今的淮河畔,盛极一时的各式砂场销声匿迹,满目疮痍的砂坑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环保处理、平整覆土、生态修复后的大片绿地、连绵树林。
为推进河湖生态整治,息县抢抓“森林河南”建设机遇,采取“政府租地+公司(企业)和造林大户承包”的合作造林新模式,全力打造淮河生态廊道。仅一年,息县就在淮河干流沿岸500米范围内营造淮河生态廊道林2万亩、绿化河段23.3公里,沿淮滩区造林1万亩,构建带状绿色走廊,形成联系各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通道。
沟渠内绿植茂盛,两岸杨柳依依,护坡干净整洁,湿地生态秀美,林间鸟鸣阵阵,行至位于谯楼街道的三里沟,墨水田园似一幅文明画卷。“你肯定想不到,以前这可是个臭水沟,岸边有好几个养殖场,县里下大力气都给迁走了,还大手笔治理,可不都是俺老百姓的福!”居民张大爷笑逐颜开。
不止于此,息县还先后投资4.5亿元,实施龙湖治理工程,占地面积2800亩,水面宽阔,水质清澈,两岸绿树成荫,芳草萋萋,成为连接新老城区的生态景观廊道和城区的“中央生态绿洲”;投资1.45亿元,实施塔园水系和三里沟整治工程,治理黑臭水体3600米、面积690亩,“龙须沟”变为风景带;投资9251万元,实施闾河、澺河、泥河、清水河治理工程,防洪除涝标准进一步提高的同时,增添了一处处美丽的水上景致。
如今,淮河干流兴建又一枢纽工程、投资50.26亿元的河南省四水同治十大项目之一——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、快速推进,主体工程即将完工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,息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,天更蓝了,水更清了,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了,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全力描绘出“一条大河润两岸,一山一岛紧相挽,一龙一凤映如意,一张蓝图十二团”的壮美画卷!